一、台胞首次抵漳至角美
1971年11月7日,台湾同胞旅日华侨代表团到龙海县参观农业生产情况,期间,观摩了角美公社水利建设等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22年来台湾同胞代表团首次来漳访问。
二、九龙江北引工程
1977年9月29日,九龙江北溪引水工程龙海段破土动工。该工程在原有工程基础上拓宽、延长完善而成。工程从江东引水,左干渠经角美进入厦门岛;中干渠直至紫泥;右干渠从马崎进水,过西溪桥闸,以补充西溪引水工程。该工程渠道总长83公里,年引水量3.8亿立方米。1980年5月1日基本完成,1982年11月运行。时为省内最大的引水工程。
三、谷文昌在角美现场办公
谷文昌1964年调离东山后,在担任龙溪地区(今漳州市)行署副专员期间,曾于1978年5月至1981年1月分管过侨务工作,当时正值举国上下拨乱反正,落实侨房政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谷文昌就把归还土改、“文革”期间占用的侨房作为侨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实。位于角美流传村的“天一信局”,新中国成立后,这座楼房土改时就分给了当地村民,由于涉及面广,一直未能归还郭有品的后人。谷文昌分管侨务工作后不久,就亲自到现场察看。他对随行的侨办工作人员说:“咱们执行侨务政策,决不能拖泥带水,侨房一定要归还,但群众的实际困难也要帮助解决。”他在这座楼的居民家中挨家挨户进行走访,一面把党的侨务政策向群众进行宣传,一面征求群众对安置工作的意见,并现场办公,终于使侨房归还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四、阿基诺回鸿渐谒祖始末
1986年7月26日,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委托《华侨商报》社长于长城探访祖籍龙海县角美镇鸿渐村。
1987年9月28日,菲律宾多数党领袖苏穆隆议员和科拉松·阿基诺总统之弟何基·许焕戈为正副团长的菲律宾议员访华团13人,到角美镇鸿渐村寻根访祖。
1988年3月23日,菲律宾总统访华先遣组一行8人,在外交部礼宾司官员陪同下,专程到龙海县鸿渐村,为总统访华谒祖作准备。
同年,4月14日,菲律宾共和国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偕两个女儿和外交部、农业部、贸易工业部、新闻部、内阁联络部的正副部长等21人到达漳州。参拜了许氏家庙并种下一棵南洋杉以表纪念。
1990年6月15日,由菲律宾众议院多数党领袖苏穆隆率领的菲律宾众议院访华团一行50人访问了科拉松·阿基诺总统的祖籍地角美镇鸿渐村。
五、漳州设立角美台商投资区
1999年4月9日,漳州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漳州市角美台商投资区举行挂牌仪式,省台办主任梁茂凎、市委书记李敏忠为台商区授牌。台商区确定在角美开发区内规划1000亩工业用地供台商投资,实行“园中园”式管理。在地价、税收、内外销比例、进出口等方面采取一些特殊政策。
六、胡锦涛莅漳视察角美镇
1999年6月18日—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莅漳考察,重点就漳州市经济工作和党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期间,胡锦涛同志视察台资企业漳州德全高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三德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闽南花卉中心、台资企业福建统一马口铁公司和角美镇鸿渐村、龙池开发区及文圃山庄的新村建设。
七、习近平莅漳调研
1999年8月13日代省长习近平到漳州重点台资企业和经济开发区现场办公。习近平强调,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以开明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廉洁高效的办事效率,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继续扩大招商引资。
1999年11月30日—12月2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习近平在漳州市调研时提出,要加快发展优势产业,促进漳州经济繁荣。习近平在漳期间,听取了市长李天森的工作汇报,并先后到南靖、漳浦、云霄、东山、龙海、芗城和龙文7个县(市、区)调研。
九、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史略
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是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合资土地成片开发试验区,1991年7月开始创办,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该区至1997年已经成为漳州九龙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战略的启动区,成为福建省土地成片开发的典范,1994-1997年连续四年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4月被漳州市政府命名为“漳州市台商投资区”。2003年底,原角美的一个建制镇和两个省级开发区实施整合,成立了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从此掀开了角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纪元。2011年7月28日,漳州台商投资区领导干部大会在角美召开,会上宣布,在合并角美镇、福龙和龙池两大开发区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漳州台商投资区。2012年1月31日漳州台商投资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国字号”台商投资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这标志着角美工业综合开发区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升级为一个全新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时代开始。
十、开发区
龙池开发区创办于2002年7月,因位于龙池岩下而得名,规划面积13.75平方公里,区内有灿坤、白礁、金山、鸿渐等四个工业园。龙池开发区按照“政府指导、公司经营、市场运作、长短结合”的方针,以及“规划一片、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滚动发展”的原则,通过项目带动开发,加快发展,壮大规模。现在已形成以外资企业为主导、以优势产业为支撑的钢铁、小家电、汽车和汽车配件、电子、五金制造五大产业集群。
福龙工业园区属省级开发区,于1991年获得省政府批准,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拥有日处理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1座和日供水2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园区内有东海冷冻、协祥电池、力霸通用机械、泰山食品、欣宇塑胶、凯景钢铁、统一马口铁、进发实业、福贞金属包装、佳昌化学、盛记食品、百佳实业、方明钢铁等各类企业。
十一、灿坤落户龙池备忘录
2002年5月22日灿坤集团投资漳州项目签约仪式在漳州宾馆会议中心举行。
2002年7月22日,漳州龙池开发区灿坤工业园开工仪式举行。8月3日,市长郑道溪到龙池开发区调研并现场办公,同时强调要高标准建好工业园区,高效率服务灿坤项目。灿坤集团在龙池开发区首期投资1.8亿美元,远期投资6亿美元,占地面积160万平方米,仅用248天时间就建起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试投产并取得了很高的效益。2003年1月28日以《龙池速度》为题报道此事。
2003年4月10日,漳州龙池开发区灿坤工业园举行正式投产仪式。市委书记袁荣祥、灿坤集团总裁吴灿坤为熔铝厂1号炉点火。
2003年12月,灿坤公司当年外贸出口1.5115亿美元,成为漳州第一家出口上亿美元的企业。
2004年9月1日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漳州市红十字会向漳州地区贫困户捐赠430吨价值100多万元大米的仪式在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举行。漳州市政府领导向灿坤公司颁发了“红十字会荣誉会员”证书和“博爱”铜牌。
2004年12月,漳州灿坤公司年产值突破40亿元。灿坤集团董事长吴灿坤向漳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款100万元。
2005年7月,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咖啡机”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05年度国家火炬计划。
2005年11月上旬,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入选全国100个行业1000家“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名单”。
十二、江东桥维修工程启动
2004年11月27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江东桥维修工程举行开工典礼。该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元,是福建省历史上最大的修缮工程之一。江东桥又称虎渡桥、通济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5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漳州市聘请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制订维修方案并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论证,被确定为“十五”期间国家文物重点维修项目。此次维修主要是修复5座完整老桥墩、9座残墩基、2座金刚墙,保留现存10条老桥梁板,拆除西侧水泥桥,恢复3座桥亭和桥栏杆。该桥修缮之后将成为一座文物观赏桥。
十三、漳州台商投资区正式授牌
2012年2月2日,漳州台商投资区喜气融融,热闹非凡。在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授牌仪式暨厦漳同城大道开工典礼现场,鲜艳的彩旗迎风招展,响亮的鞭炮声此起彼伏,人人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漳州台商投资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国字号”台商投资区,这是漳州台商投资区期盼已久的喜事,也是漳州的盛事。漳州台商投资区领导表示,将紧紧抓住国家级漳州台商投资区获批的契机,进一步发挥对台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城市建设为突破,以惠民和谐为目标,远学昆山,近比海沧,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对台先行先试‘试验田’、厦漳同城化‘桥头堡’、漳州发展‘排头兵’的要求,比学赶超,奋勇前行”。
十四、角美走进动车时代
角美铁路动车站地处324国道北侧,G15沈海高速公路南侧,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毗邻著名景区龙佳山庄,正对漳州台商投资区行政服务大楼。该站集高铁客运站、公交车站、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靠站三站于一体,其配套设施前沿。2012年7月正式开通运营。角美铁路动车站建成运营,标志着角美走进动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