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田村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中北部,东瞻文圃山与田里村相连,西望西岩峰与洪岱村相邻,南向角美街与镇区相接,北望天柱峰与铺透村相邻。鹰厦铁路、厦深高铁、厦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全村总面积3.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3亩,传统生产以种粮、花生大豆甘蔗等种植物为主,淡水养殖为辅,改革开放以后以工业、商业、服务业、务工劳力输出等为主,养殖业为辅,全村年总产值2.008亿元,村财收入20万元,人均生活水平12945元。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带领全村村民秉天时怀地利聚人和,迅速改变落后面貌,开创新辉煌。现属省级表彰的文明村、明星村。
据回传的“田里王”族谱记载:宋朝始祖王光甫在水田上填土建大宋祠“追远堂”。因此以田里为社名,俗称“田里王”。后因人丁兴旺,民国建制就实行一社二保,东北部分为田里保(北角),西南部分为龙田保(庵头),至今沿袭一社二村。
截至2017年底,龙田村总人口631户,2305人,其中王姓2132人,占92.5%,陈姓44人、洪姓27人,戴姓22人,林姓16人,蔡姓11人,吴姓11人,李姓10人,张姓10人,其余阎、杨、余、潘等姓氏22人。全田里社王姓:龙田551户,田里村580户,2340人,合计全社王姓1131户,4472人。
宋淳祐以来,龙溪县设30都,龙田村属29都(社名概榄屿)。民国36年,龙溪县设3镇18乡263保,龙田村属龙凤乡龙田保(辖:龙田、铺透、龙江、良才、丁洋、庄上、后坑等社),田里保(辖:田里、恒苍、满美等社)。
1952年,龙溪县设10区92乡,龙田属第七区田里乡。1956年,龙田、田里合并高级社。
1958年9月,撤乡设公社,龙溪县设8个公社,122个耕管区,龙田属火箭公社。田里耕作区(含龙田、田里、铺透、龙江等)。
1959年耕作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1961年拆为4个大队。
1984年,公社改为镇,大队改为村委会,遂稳定至今,龙田为角美镇龙田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截至2017年底计631户,总人口数为2305人。